张家港新闻

苏州市风筝之乡是张家港乐余镇,注重传承,保护非遗

张家港新闻 2010/7/18 17:50:51 5499次 2条点评
摘要

  

  张家港乐余镇早在2003年就获得了苏州市“风筝之乡”美誉,该镇通过四项举措,不断赋予“风筝之乡”新内涵,精心擦亮“风筝之乡”名片,使乐余“风筝之乡”声名远播。

  一是成立协会,相互切磋。该镇早在2002年就成立了我市首家风筝协会组织,协会从起初的几个人,发展到现在的40多人,吸纳了20多种比较具有地方特色风筝放飞爱好者加盟。该镇还对全镇主要的放飞风筝高手进行摸底调查,对他们的风筝形态规格、哨子只数及种类分别进行登记备案,并经常组织他们召开座谈会,以及组织他们相互登门走访,参观各自扎制的风筝,共同切磋扎制技艺和放飞技巧。同时,按照“健康向上,丰富多彩”和“就近、经常”的要求,因地制宜,大力开展风筝进社区、风筝进校园活动,通过举办各类风筝制作培训班、开展风筝放飞等活动,提高群众参与度,营造健康、浓郁的民俗文化氛围。

  二是多办赛事,扩大影响。该镇从创新文化建设入手,广泛开展以风筝制作、风筝放飞、风筝交流等为主的文化活动,大力培养和发展风筝竞技队伍,该镇已建立起了覆盖老年、青年、妇女、学生的“四位一体”的乐余风筝队伍,风筝队积极参与国际级、省市级各类风筝赛事,通过风筝比赛,加强与兄弟地区的交流,推出乐余风筝品牌、扩大乐余的知名度。2004年一年间就先后3次组队参加了国际级风筝大赛、全省风筝大赛和苏州风筝单项比赛。2006年,该镇的风筝队参加了省“莱顿杯”全省健身运动风筝比赛。2007年,乐余镇在本土成功举办了“恒日杯”省全民运动会风筝比赛。2008、2009年两年间先后3次组队参加了全省风筝比赛。一次次的比赛,收获了一次次的佳绩。

  三是构建阵地,完善设施。近年来,乐余镇把特色文化设施硬件建设列入实事工程规划,先后投入400多万元建造了10000平方米的乐余广场,投入1000多万元建造了乐余公园,专门用于娱乐休闲和风筝放飞,有了良好的放飞场所,从而大大提高了广大风筝爱好者的放飞兴趣。为了保护培育风筝这一地方特色文化,镇政府专门建造了具有浓郁民俗风情的风筝陈列馆,目前,馆内已收藏了各类风筝80多只,各种哨子200多只。为使“风筝之乡”向更高层次推进,该镇已规划在长江边建造一块面积为200亩左右的“江苏省风筝放飞园”,建成后力争每年的江苏省风筝比赛在放飞园举行。园内建风筝作坊、风筝展馆、农家小院等景点,将其打造成融观光娱乐休闲为一体的江滨民俗生态园。力争把该园建成规模适当、设施良好、特色明显的风筝文化阵地,

  四是注重传承,保护非遗。为使“沙洲哨口板式类风筝”这一优秀民间非物质文化遗产不断发扬光大,政府为其生存发展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对风筝传承、扎制有突出贡献的个人和单位进行奖励,重点培育风筝传承人、风筝制作大师。冯太根作为乐余风筝的代表性传承人,今年已成功申报为苏州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为加大培养风筝传承人建设,在全镇各所学校长期开设风筝扎制、放飞兴趣课程,建立兴趣小组,让更多的学生喜欢“沙洲哨口板式类风筝”。真正做到民俗文化从“娃娃抓起”。同时,该镇还邀请省风筝协会前来举办较有影响的风筝研讨会,研究沙洲哨口板式类风筝的发展。乐余镇风筝馆去年已成功获得了苏州市第三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示范基地,“沙洲哨口板式类风筝”获得了江苏省第一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扩展项目名录,风筝制作技艺被命名为江苏省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今年,“沙洲哨口板式类风筝”正在积极申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网友评论(共2条) 全部评论
头像1楼

2018/11/14 20:37:27

头像2楼

2019/4/18 18:33:43

张家港新闻相关阅读

2012张家港市首届重阳健康养生节 60对老少组合齐聚香山公园登山

2012/10/21 20:53:03

张家港市农场河生态美丽河道建设工程来啦!

2022/9/30 10:14:01

张家港冶金园(锦丰镇)奋力争当港城赶考路上的“最佳答卷人”

2022/1/26 12:17:34
猜你喜欢的小区
翔和茗苑
翔和茗苑 12975元/平方

现房 本月关注4887次

北海花苑
北海花苑 7834元/平方

现房 本月关注4710次

猜你喜欢的新房
关闭